这些医院汇聚了中国最多的肿瘤疑难病例,付诸了最多的临床实践,积累了最丰富的数据,代表了中国肿瘤治疗的最高水平。
第三层是伦理责任,主要是指道德层次。同时,也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了企业的团队凝聚力。
对于一般员工来讲,着重树立他们质量为先的职业道德观,牢固责任意识,在厂区竖起坚持真实 打造诚信的宣传牌。仙琚制药:核心价值观焕发新活力 2015-11-15 06:00 · 李亦奇 从一个小化工厂迈入现代企业阵营,一跃成为一家国家甾体激素类药物龙头企业、计划生育药物定点生产厂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浙江省优秀创新型单位,并成功入围中国医药行业百强企业,实现了蜕变和成长,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每次看到已年过半百的他仍不停地跑这、跑那搞调研,解决市场难题,我也就被激励着去更加努力地工作。新常态下,掌舵人把真实、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向全员推出,并坚持深入开展员工道德规范教育。建立长效诚信机制,使公司从形式到内容,从表面到灵魂,都贯穿着诚信二字。
此外,仙药还在仙居县慈善总会成立之际,向县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并设立了3000万元的冠名慈善基金,专门用于助学、助教、助老、助农、助孤、助困和赈灾等七大类慈善活动。公司除了强调对客户的诚信,为股东拼搏,对社会强调责任,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制度,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共赢,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采访中,黄昱和顾卫红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基因测序领域还很不成熟,如果认为它可以解决一切临床的问题,是比较片面的。
二代测序有很大的数据量,跟它对应的临床资料很多时候是有限的、模糊的、碎片化的。据黄昱介绍,目前基因测序在某些遗传病(包括肿瘤)的诊断和分型,以及指导某些药物的合理用药等领域的临床应用已相对较为成熟。对此,黄昱分析称,一方面是基因测序本身的科学性问题,我们已知的基因也许不是病人的致病基因。基因测序同时还面临着检出率不高的问题。
最近更是爆出有代驾公司向顾客赠送酒精代谢能力检测的服务,黄昱笑称,我把这部分检测称为基因检测的娱乐需求,有一定的健康指导,但偏向娱乐。临床应用问题重重有多年临床和研究经验的顾卫红一直关注着基因测序的发展,她将该技术在临床应用的现状生动地评价为:基因测序技术飞速发展,加上商业的推动,国内缺乏质控和规范,目前呈现鱼龙混杂的局面。
只有1.5%的区域是真正编码蛋白质的,98.5%的区域我们都不知道它的功能。另外,健康人群的生育和疾病风险预测也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另外,医生的判断和测序公司的操作水平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除非是非常明确的突变,可以说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不了了之了,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505(b)(2)途径,包含完整的安全和有效性报告,但部分信息可以来源于非申请者开展的公开研究结果,如发表的文献。目前,在全球上市的10余个微球制剂品种中,仍缺乏我国产品的身影。9月21日,大洋彼岸的一封电子邮件发至绿叶制药集团的邮箱,这封邮件来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结果显示,LY 03004在第一次用药后两周即达稳态血浆浓度。
平静的是,这个结果又在意料之中,因为前期绿叶制药已经开展了大量严格且扎实的工作。最初在与FDA讨论临床试验方案时,绿叶制药提出只做PK临床,不做三期大临床的想法,FDA认为数据支持不够充分,不同意。
经验三:在硬基础上交锋面对以严格和苛刻著称的FDA,不少企业望而生畏,而绿叶制药作为勇者,在利培酮微球的注册过程中,之所以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用李又欣的话来说,是因为有坚实的基础,足够的理由,不报侥幸心理,不存在运气成分。自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修正案》(Hatch-Waxman Amendment)以来,美国的新药申报可以选择3种途径:一是505(b)(1)途径,要求申请包含完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数据。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药企要通过FDA的批准,成功进入美国市场荆棘载途。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具有思维中断,影响语言、观念和自我认知的特征。我们计划明年下半年提交利培酮微球的NDA,至于是不是国内第一个申报FDA,是不是第一个获得FDA批准,都不是我们所关注的。三是505(b)(j)途径,申报内容包括和已上市参比药物有着完全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规格、给药途径、标签、剂量和适应证等。而除了美国之外,绿叶制药还将致力于在欧洲和日本获得利培酮微球的上市批准。对于啃下FDA,绿叶制药早有野心。
作为研发者的李又欣表示,绿叶制药所思所想的,只是做好自己的事。在李又欣看来,后面的工作量更大,因为绿叶制药的长效及缓控释制剂的井喷期即将到来,后续有3个产品的NDA可能接踵而至。
前两者称为新药申请(NDA),后者称为简略新药申请(ANDA)。于是,他们扬长避短,选择了产品生命周期更长、更新换代更慢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作为微球制剂平台上的造药目标。
其二,505(b)(2)申请一经批准可获得一定时间的市场独占期,不仅远远多于ANDA的180天(首仿),还有定价和营销(无仿制药竞争)的优势,商业回报可大大提高。李又欣自豪地表示:绿叶制药聘请了8位资深的海外专家,有着最强的外部科学顾问团队,包括临床专家、制剂专家和前FDA专家等。
但是,它本身亦有硬伤:首次注射后有3周左右几乎没有药物释放,必须口服利培酮给予补充,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本来就不佳。其在最终获FDA批准渐进过程中所展示的中国功夫,或许值得业内借鉴。经过10余年的积淀,绿叶制药的研发团队成功建立了长效缓控释技术平台,掌握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水平处于国内一流,在国际上亦颇具竞争力。正是瞄准了这样一个切入点,绿叶制药将利培酮微球推上了进军FDA之路,幕后有一支100人左右的团队为之努力。
之后,面对绿叶制药及时提交的补充实验数据,FDA当场改变了态度:May or may not, depend on the results of BE study(做或不做取决于生物等效性试验)。看到信上赫然写明的The Agency indicated that BE study can be used to support a 505 b(2) submission without additional clinical trials,身为绿叶制药集团副总裁的李又欣既激动又平静。
他们深谙,要想成功,一切都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在研发立项阶段,绿叶制药聘请国际权威咨询机构,对项目的前景和可行性进行预测。作为绿叶制药的研发总负责人,李又欣认为,制约我国创新制剂发展的瓶颈之一,就在于缺乏高水准的技术平台,为此绿叶制药一直致力于打造长效缓释微球制剂技术平台。
李又欣补充说,如果做三期临床,还要多花3年时间,多投入几千万元。由于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微球的关键技术仍掌握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之手。
绿叶制药的FDA申报之路:三大经验练就这般中国功夫 2015-11-19 06:00 · angus 据悉,这是FDA首次向我国药企敞开获准提交NDA的大门,LY03004成为目前我国创新药在FDA申报之路上走得最远的一个。好马还要配好鞍,高技术平台如何与产品对接?绿叶制药发现,微球制剂技术在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等需要长期给药的疾病领域应用看好,能够一箭双雕——解决用药依从性并提高疗效。据悉,这是FDA首次向我国药企敞开获准提交NDA的大门,LY03004成为目前我国创新药在FDA申报之路上走得最远的一个。针对国内药物开发后期人才欠缺的现状,从海外网罗具有工业界背景的优秀人才。
创新制剂具有技术难度大、临床风险低、临床价值高等特点,绿叶制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战略,将创新制剂中的微球制剂作为10余年来主攻目标之一。一般来说,在美国进行的临床研究包括一期探索性研究和三期验证性研究。
在这一愿景下,放眼全球,进军国际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李又欣表示:绿叶制药目前离世界百强仍有差距,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体现在销售额上,更重要的是看有没有创新药物在国际主流市场注册和销售,如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代表着制药行业技术和质量的最高水平,如果我们能啃下这3块硬骨头,成功注册,其他的市场将都不成问题。
目前,绿叶制药正在积极准备利培酮微球的NDA材料。结果显示,LY 03004在注射后第1日即开始释放药物,约在第14天便可达到血药峰浓度水平。